我院教师围绕社会信任、地域文化和宗族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在《管理工程学报》《管理评论》《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等期刊发表系列合作研究论文,凸显了学院推进有组织科研工作的实际成效。
刘小元、于宴周(博士生)和庞守林合作的论文《社会信任与企业寻租行为》在重要期刊《管理工程学报》(中财A类)的2025年第5期发表。企业寻租行为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与高质量发展。但针对如何有效抑制企业寻租行为的研究却较为薄弱,尤其是非正式制度中的社会信任如何影响企业隐性寻租行为的作用机制的“黑箱”目前仍未打开。该论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OLS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信任对企业隐性寻租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隐性寻租行为;绩效期望落差对社会信任和企业隐性寻租行为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调节效应;媒体关注度对社会信任和企业隐性寻租行为之间的关系呈现正向调节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公平竞争信念”“声誉成本抑制”是社会信任影响企业隐性寻租行为的重要机制。另外,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存续时间越长,社会信任对其隐性寻租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强。论文不仅为中国情境下社会信任如何影响企业隐性寻租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政府通过培育社会信任治理企业寻租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小元、于宴周(博士生)、张光利和庞守林合作的论文《社会信任与企业高管团队稳定性》在重要期刊《管理评论》(中财A类)的2025年第3期发表。该论文关注地区社会信任对企业高管团队稳定性影响的问题。基于中国地区间社会信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论文依据制度理论从社会规范的视角探讨了地区社会信任影响企业高管团队稳定性的理论逻辑,采取中国地区社会信任和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地区社会信任对企业高管团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绩效期望落差和市场环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企业高管团队稳定性越强;绩效期望落差负向调节地区社会信任与企业高管团队稳定性间的关系;市场环境中的市场丰腴度和市场不稳定性会分别正向与负向影响地区社会信任与企业高管团队稳定性间的关系。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针对企业高管团队治理和提升地区信任水平的管理启示。
于晓东作为通讯作者和刘小元作为参与作者的合作论文《Son Preference, Family Control and Family Member Selection Bias: Evidence fromChineseListedFamilyFirms》发表在重要期刊《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中财A类)2025年第1期。该论文从重男轻女的角度探讨了地域文化对当地家族企业的影响。基于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全部604家上市家族企业组成的样本,本研究发现,在重男轻女普遍存在的地区,当地家族企业会优先考虑将儿子而不是女儿引进企业,更有可能雇佣家族CEO,并掌握更多的企业控制权,以巩固家族控制。同时,在重男轻女地区的家族企业也更倾向于选择近亲而非远亲,选择血亲而非姻亲进入企业。本研究通过探索地域文化对家族企业的影响,验证了家族成员之间并不是一个利益一致的群体,有些家族成员在家族中会享有更高的地位。此外,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的家族企业是较为同质的,而该研究则证实了中国不同地区家族企业之间存在的异质性。
张光利为第一作者,刘小元为通讯作者的合作论文《Clan Cultur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ese Family Firms》发表在重要期刊《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中财A类)2024年第1期。该论文利用城市层面的族谱密度数据,实证考察了宗族文化对家族企业CSR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宗族文化能够显著提升家族企业的CSR表现,且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在影响机制方面,宗族文化所蕴含的团结互助精神与道德约束效应被证实是关键路径。进一步分析显示,最终控制人经历、家族参与程度以及制度环境等因素对宗族文化与家族企业CSR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宗族文化对CSR行为的正向影响在家族参与度高、政府干预程度低,或最终控制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但缺乏海外经验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pg电子官方网站持续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工作,鼓励教师以“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为出发点,聚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学院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科研组织、课题申报等多方面的支持:定期举办卓越学术讲坛,邀请海内外学者来院交流管理学前沿思想;开展学术交流支持计划,鼓励教师走出去与同行探讨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支持“双一流”学科方向和研究机构建设,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提升学院学科竞争力;举办课题申报动员与经验交流会,倡导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各类课题申报。
撰稿:刘小元 张光利 于晓东
审核:林嵩